死信
初识死信交换机
什么是死信交换机
什么是死信?
当一个队列中的消息满足下列情况之一时,可以成为死信(dead letter):
- 消费者使用basic.reject或 basic.nack声明消费失败,并且消息的requeue参数设置为false
- 消息是一个过期消息,超时无人消费
- 要投递的队列消息满了,无法投递
如果这个包含死信的队列配置了x-dead-letter-exchange属性,指定了一个交换机,那么队列中的死信就会投递到这个交换机中,而这个交换机称为死信交换机(Dead Letter Exchange,检查DLX)。
如果创建的死信交换机的类型是direct路由,或者topics主题模式,那么需要指定消息的x-dead-letter-routing-key,将被投递到哪个队列中,因为交换机下可能绑定了多个队列,交换机与队列之间绑定了一个key ,即BindingKey,投递消息时指定一个RoutingKey,只有BindingKey与RoutingKey匹配成功,该条消息才会被交换机投递到相应BindingKey的队列
如图,一个消息被消费者拒绝了,变成了死信:

因为simple.queue绑定了死信交换机 dl.direct,因此死信会投递给这个交换机:

如果这个死信交换机也绑定了一个队列,则消息最终会进入这个存放死信的队列:

另外,队列将死信投递给死信交换机时,必须知道两个信息:
- 死信交换机名称
- 死信交换机与死信队列绑定的RoutingKey
这样才能确保投递的消息能到达死信交换机,并且正确的路由到死信队列。

利用死信交换机接收死信(拓展)
在失败重试策略中,默认的RejectAndDontRequeueRecoverer会在本地重试次数耗尽后,发送reject给RabbitMQ,消息变成死信,被丢弃。
我们可以给simple.queue添加一个死信交换机,给死信交换机绑定一个队列。这样消息变成死信后也不会丢弃,而是最终投递到死信交换机,路由到与死信交换机绑定的队列。

我们在consumer服务中,定义一组死信交换机、死信队列:
1 | // 声明普通的 simple.queue队列,并且为其指定死信交换机:dl.direct |
总结
什么样的消息会成为死信?
- 消息被消费者reject或者返回nack
- 消息超时未消费
- 队列满了
死信交换机的使用场景是什么?
- 如果队列绑定了死信交换机,死信会投递到死信交换机;
- 可以利用死信交换机收集所有消费者处理失败的消息(死信),交由人工处理,进一步提高消息队列的可靠性。
TTL
一个队列中的消息如果超时未消费,则会变为死信,超时分为两种情况:
- 消息所在的队列设置了超时时间
x-message-ttl(毫秒) - 消息本身设置了超时时间

接收超时死信的死信交换机
在consumer服务的SpringRabbitListener中,定义一个新的消费者,并且声明 死信交换机、死信队列:
1 |
|
声明一个队列,并且指定TTL
要给队列设置超时时间,需要在声明队列时配置x-message-ttl属性:
1 |
|
注意,这个队列设定了死信交换机为dl.ttl.direct
声明交换机,将ttl与交换机绑定:
1 |
|
发送消息,但是不要指定TTL:
1 |
|
发送消息的日志:

查看下接收消息的日志:

因为队列的TTL值是10000ms,也就是10秒。可以看到消息发送与接收之间的时差刚好是10秒。
发送消息时,设定TTL
在发送消息时,也可以指定TTL:
1 |
|
查看发送消息日志:

接收消息日志:

这次,发送与接收的延迟只有5秒。说明当队列、消息都设置了TTL时,任意一个到期就会成为死信。
总结
消息超时的两种方式是?
- 给队列设置ttl属性,进入队列后超过ttl时间的消息变为死信
- 给消息设置ttl属性,队列接收到消息超过ttl时间后变为死信
如何实现发送一个消息20秒后消费者才收到消息?
- 给消息的目标队列指定死信交换机
- 将消费者监听的队列绑定到死信交换机
- 发送消息时给消息设置超时时间为20秒
延迟队列
利用TTL结合死信交换机,我们实现了消息发出后,消费者延迟收到消息的效果。这种消息模式就称为延迟队列(Delay Queue)模式。
延迟队列的使用场景包括:
- 延迟发送短信
- 用户下单,如果用户在15 分钟内未支付,则自动取消
- 预约工作会议,20分钟后自动通知所有参会人员
因为延迟队列的需求非常多,所以RabbitMQ的官方也推出了一个插件,原生支持延迟队列效果。
这个插件就是DelayExchange插件。参考RabbitMQ的插件列表页面:https://www.rabbitmq.com/community-plugins.html

使用方式可以参考官网地址:https://blog.rabbitmq.com/posts/2015/04/scheduling-messages-with-rabbitmq
DelayExchange插件
官方的安装指南地址为:https://blog.rabbitmq.com/posts/2015/04/scheduling-messages-with-rabbitmq
上述文档是基于linux原生安装RabbitMQ,然后安装插件。
下面基于Docker来安装RabbitMQ插件
下载插件
RabbitMQ有一个官方的插件社区,地址为:https://www.rabbitmq.com/community-plugins.html
其中包含各种各样的插件,包括我们要使用的DelayExchange插件:

可以去对应的GitHub页面下载3.8.9版本的插件,地址为https://github.com/rabbitmq/rabbitmq-delayed-message-exchange/releases/tag/3.8.9这个对应RabbitMQ的3.8.5以上版本。

上传插件
因为我们是基于Docker安装,所以需要先查看RabbitMQ的插件目录对应的数据卷。如果不是基于Docker的同学,请参考第一章部分,重新创建Docker容器。
我们之前设定的RabbitMQ的数据卷名称为mq-plugins,所以我们使用下面命令查看数据卷:
1 | docker volume inspect mq-plugins |
可以得到下面结果:

接下来,将插件上传到这个目录即可:

安装插件
最后就是安装了,需要进入MQ容器内部来执行安装。我的容器名为mq,所以执行下面命令:
1 | docker exec -it mq bash |
执行时,请将其中的 -it 后面的mq替换为你自己的容器名.
进入容器内部后,执行下面命令开启插件:
1 | rabbitmq-plugins enable rabbitmq_delayed_message_exchange |
结果如下:

DelayExchange原理
DelayExchange需要将一个交换机声明为delayed类型。当我们发送消息到delayExchange时,流程如下:
- 接收消息
- 判断消息是否具备x-delay属性
- 如果有x-delay属性,说明是延迟消息,持久化到硬盘,读取x-delay值,作为延迟时间
- 返回routing not found结果给消息发送者
- x-delay时间到期后,重新投递消息到指定队列
使用DelayExchange
插件的使用也非常简单:声明一个交换机,交换机的类型可以是任意类型,只需要设定delayed属性为true即可,然后声明队列与其绑定即可。
1)声明DelayExchange交换机
基于注解方式(推荐):

也可以基于@Bean的方式:

2)发送消息
发送消息时,一定要携带x-delay属性,指定延迟的时间:

总结
延迟队列插件的使用步骤包括哪些?
•声明一个交换机,添加delayed属性为true
•发送消息时,添加x-delay头,值为超时时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