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章是基于CentOS7下的Redis集群教程,包括:
- 单机安装Redis
- Redis主从
- Redis分片集群
1.单机安装Redis
首先需要安装Redis所需要的依赖:
1 | yum install -y gcc tcl |
然后将Redis安装包上传到虚拟机的任意目录:

例如,我放到了/tmp目录:

解压缩:
1 | tar -xvf redis-6.2.4.tar.gz |
解压后:

进入redis目录:
1 | cd redis-6.2.4 |
运行编译命令:
1 | make && make install |
如果没有出错,应该就安装成功了。
然后修改redis.conf文件中的一些配置:
1 | # 绑定地址,默认是127.0.0.1,会导致只能在本地访问。修改为0.0.0.0则可以在任意IP访问 |
启动Redis:
1 | redis-server redis.conf |
停止redis服务:
1 | redis-cli shutdown |
2.Redis主从集群
2.1.集群结构
我们搭建的主从集群结构如图:

共包含三个节点,一个主节点,两个从节点。
这里我们会在同一台虚拟机中开启3个redis实例,模拟主从集群,信息如下:
IP | PORT | 角色 |
---|---|---|
192.168.150.101 | 7001 | master |
192.168.150.101 | 7002 | slave |
192.168.150.101 | 7003 | slave |
2.2.准备实例和配置
要在同一台虚拟机开启3个实例,必须准备三份不同的配置文件和目录,配置文件所在目录也就是工作目录。
1)创建目录
我们创建三个文件夹,名字分别叫7001、7002、7003:
1 | # 进入/tmp目录 |
如图:

2)恢复原始配置
修改redis-6.2.4/redis.conf文件,将其中的持久化模式改为默认的RDB模式,AOF保持关闭状态。
1 | # 开启RDB |
3)拷贝配置文件到每个实例目录
然后将redis-6.2.4/redis.conf文件拷贝到三个目录中(在/tmp目录执行下列命令):
1 | # 方式一:逐个拷贝 |
4)修改每个实例的端口、工作目录
修改每个文件夹内的配置文件,将端口分别修改为7001、7002、7003,将rdb文件保存位置都修改为自己所在目录(在/tmp目录执行下列命令):
1 | sed -i -e 's/6379/7001/g' -e 's/dir .\//dir \/tmp\/7001\//g' 7001/redis.conf |
5)修改每个实例的声明IP
虚拟机本身有多个IP,为了避免将来混乱,我们需要在redis.conf文件中指定每一个实例的绑定ip信息,格式如下:
1 | # redis实例的声明 IP |
每个目录都要改,我们一键完成修改(在/tmp目录执行下列命令):
1 | # 逐一执行 |
2.3.启动
为了方便查看日志,我们打开3个ssh窗口,分别启动3个redis实例,启动命令:
1 | # 第1个 |
启动后:

如果要一键停止,可以运行下面命令:
1 | printf '%s\n' 7001 7002 7003 | xargs -I{} -t redis-cli -p {} shutdown |
2.4.开启主从关系
现在三个实例还没有任何关系,要配置主从可以使用replicaof 或者slaveof(5.0以前)命令。
有临时和永久两种模式:
修改配置文件(永久生效)
- 在redis.conf中添加一行配置:
slaveof <masterip> <masterport>
- 在redis.conf中添加一行配置:
使用redis-cli客户端连接到redis服务,执行slaveof命令(重启后失效):
sh1
slaveof <masterip> <masterport>
注意:在5.0以后新增命令replicaof,与salveof效果一致。
这里我们为了演示方便,使用方式二。
通过redis-cli命令连接7002,执行下面命令:
1 | # 连接 7002 |
通过redis-cli命令连接7003,执行下面命令:
1 | # 连接 7003 |
然后连接 7001节点,查看集群状态:
1 | # 连接 7001 |
结果:

2.5.测试
执行下列操作以测试:
利用redis-cli连接7001,执行
set num 123
利用redis-cli连接7002,执行
get num
,再执行set num 666
利用redis-cli连接7003,执行
get num
,再执行set num 888
可以发现,只有在7001这个master节点上可以执行写操作,7002和7003这两个slave节点只能执行读操作。
3.搭建哨兵集群
3.1.集群结构
这里我们搭建一个三节点形成的Sentinel集群,来监管之前的Redis主从集群。如图:

三个sentinel实例信息如下:
节点 | IP | PORT |
---|---|---|
s1 | 192.168.150.101 | 27001 |
s2 | 192.168.150.101 | 27002 |
s3 | 192.168.150.101 | 27003 |
3.2.准备实例和配置
要在同一台虚拟机开启3个实例,必须准备三份不同的配置文件和目录,配置文件所在目录也就是工作目录。
我们创建三个文件夹,名字分别叫s1、s2、s3:
1 | # 进入/tmp目录 |
如图:

然后我们在s1目录创建一个sentinel.conf文件,添加下面的内容:
1 | port 27001 |
解读:
port 27001
:是当前sentinel实例的端口sentinel monitor mymaster 192.168.150.101 7001 2
:指定主节点信息mymaster
:主节点名称,自定义,任意写192.168.150.101 7001
:主节点的ip和端口2
:选举master时的quorum值
然后将s1/sentinel.conf文件拷贝到s2、s3两个目录中(在/tmp目录执行下列命令):
1 | # 方式一:逐个拷贝 |
修改s2、s3两个文件夹内的配置文件,将端口分别修改为27002、27003:
1 | sed -i -e 's/27001/27002/g' -e 's/s1/s2/g' s2/sentinel.conf |
3.3.启动
为了方便查看日志,我们打开3个ssh窗口,分别启动3个redis实例,启动命令:
1 | # 第1个 |
启动后:

3.4.测试
尝试让master节点7001宕机,查看sentinel日志:

查看7003的日志:

查看7002的日志:

4.搭建分片集群
4.1.集群结构
分片集群需要的节点数量较多,这里我们搭建一个最小的分片集群,包含3个master节点,每个master包含一个slave节点,结构如下:

这里我们会在同一台虚拟机中开启6个redis实例,模拟分片集群,信息如下:
IP | PORT | 角色 |
---|---|---|
192.168.150.101 | 7001 | master |
192.168.150.101 | 7002 | master |
192.168.150.101 | 7003 | master |
192.168.150.101 | 8001 | slave |
192.168.150.101 | 8002 | slave |
192.168.150.101 | 8003 | slave |
4.2.准备实例和配置
删除之前的7001、7002、7003这几个目录,重新创建出7001、7002、7003、8001、8002、8003目录:
1 | # 进入/tmp目录 |
在/tmp下准备一个新的redis.conf文件,内容如下:
1 | port 6379 |
将这个文件拷贝到每个目录下:
1 | # 进入/tmp目录 |
修改每个目录下的redis.conf,将其中的6379修改为与所在目录一致:
1 | # 进入/tmp目录 |
4.3.启动
因为已经配置了后台启动模式,所以可以直接启动服务:
1 | # 进入/tmp目录 |
通过ps查看状态:
1 | ps -ef | grep redis |
发现服务都已经正常启动:

如果要关闭所有进程,可以执行命令:
1 | ps -ef | grep redis | awk '{print $2}' | xargs kill |
或者(推荐这种方式):
1 | printf '%s\n' 7001 7002 7003 8001 8002 8003 | xargs -I{} -t redis-cli -p {} shutdown |
4.4.创建集群
虽然服务启动了,但是目前每个服务之间都是独立的,没有任何关联。
我们需要执行命令来创建集群,在Redis5.0之前创建集群比较麻烦,5.0之后集群管理命令都集成到了redis-cli中。
1)Redis5.0之前
Redis5.0之前集群命令都是用redis安装包下的src/redis-trib.rb来实现的。因为redis-trib.rb是有ruby语言编写的所以需要安装ruby环境。
1 | # 安装依赖 |
然后通过命令来管理集群:
1 | # 进入redis的src目录 |
2)Redis5.0以后
我们使用的是Redis6.2.4版本,集群管理以及集成到了redis-cli中,格式如下:
1 | redis-cli --cluster create --cluster-replicas 1 192.168.150.101:7001 192.168.150.101:7002 192.168.150.101:7003 192.168.150.101:8001 192.168.150.101:8002 192.168.150.101:8003 |
命令说明:
redis-cli --cluster
或者./redis-trib.rb
:代表集群操作命令create
:代表是创建集群--replicas 1
或者--cluster-replicas 1
:指定集群中每个master的副本个数为1,此时节点总数 ÷ (replicas + 1)
得到的就是master的数量。因此节点列表中的前n个就是master,其它节点都是slave节点,随机分配到不同master
运行后的样子:

这里输入yes,则集群开始创建:

通过命令可以查看集群状态:
1 | redis-cli -p 7001 cluster nodes |

4.5.测试
尝试连接7001节点,存储一个数据:
1 | # 连接 |
结果悲剧了:

集群操作时,需要给redis-cli
加上-c
参数才可以:
1 | redis-cli -c -p 7001 |
这次可以了:

RedisTemplate
在Sentinel集群监管下的Redis主从集群,其节点会因为自动故障转移而发生变化,Redis的客户端必须感知这种变化,及时更新连接信息。Spring的RedisTemplate底层利用lettuce实现了节点的感知和自动切换。
引入依赖
在项目的pom文件中引入依赖:
1 | <dependency> |
配置Redis地址
然后在配置文件application.yml中指定redis的sentinel相关信息:
1 | spring: |
配置读写分离
在项目的启动类中,添加一个新的bean:
1 |
|
这个bean中配置的就是读写策略,包括四种:
- MASTER:从主节点读取
- MASTER_PREFERRED:优先从master节点读取,master不可用才读取replica
- REPLICA:从slave(replica)节点读取
- REPLICA _PREFERRED:优先从slave(replica)节点读取,所有的slave都不可用才读取master
5.Redis分片集群
5.1.搭建分片集群
主从和哨兵可以解决高可用、高并发读的问题。但是依然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:
海量数据存储问题
高并发写的问题
使用分片集群可以解决上述问题,如图:

分片集群特征:
集群中有多个master,每个master保存不同数据
每个master都可以有多个slave节点
master之间通过ping监测彼此健康状态
客户端请求可以访问集群任意节点,最终都会被转发到正确节点
5.2.散列插槽
5.2.1.插槽原理
Redis会把每一个master节点映射到0~16383共16384个插槽(hash slot)上,查看集群信息时就能看到:

数据key不是与节点绑定,而是与插槽绑定。redis会根据key的有效部分计算插槽值,分两种情况:
- key中包含"{}",且“{}”中至少包含1个字符,“{}”中的部分是有效部分
- key中不包含“{}”,整个key都是有效部分
例如:key是num,那么就根据num计算,如果是{itcast}num,则根据itcast计算。计算方式是利用CRC16算法得到一个hash值,然后对16384取余,得到的结果就是slot值。

如图,在7001这个节点执行set a 1时,对a做hash运算,对16384取余,得到的结果是15495,因此要存储到103节点。
到了7003后,执行get num
时,对num做hash运算,对16384取余,得到的结果是2765,因此需要切换到7001节点
5.2 小结
Redis如何判断某个key应该在哪个实例?
- 将16384个插槽分配到不同的实例
- 根据key的有效部分计算哈希值,对16384取余
- 余数作为插槽,寻找插槽所在实例即可
如何将同一类数据固定的保存在同一个Redis实例?
- 这一类数据使用相同的有效部分,例如key都以{typeId}为前缀
5.3.集群伸缩
redis-cli --cluster提供了很多操作集群的命令,可以通过下面方式查看:

比如,添加节点的命令:

5.3.1.需求分析
需求:向集群中添加一个新的master节点,并向其中存储 num = 10
- 启动一个新的redis实例,端口为7004
- 添加7004到之前的集群,并作为一个master节点
- 给7004节点分配插槽,使得num这个key可以存储到7004实例
这里需要两个新的功能:
- 添加一个节点到集群中
- 将部分插槽分配到新插槽
5.3.2.创建新的redis实例
创建一个文件夹:
1 | mkdir 7004 |
拷贝配置文件:
1 | cp redis.conf /7004 |
修改配置文件:
1 | sed /s/6379/7004/g 7004/redis.conf |
启动
1 | redis-server 7004/redis.conf |
5.3.3.添加新节点到redis
添加节点的语法如下:

执行命令:
1 | redis-cli --cluster add-node 192.168.150.101:7004 192.168.150.101:7001 |
通过命令查看集群状态:
1 | redis-cli -p 7001 cluster nodes |
如图,7004加入了集群,并且默认是一个master节点:

但是,可以看到7004节点的插槽数量为0,因此没有任何数据可以存储到7004上
5.3.4.转移插槽
我们要将num存储到7004节点,因此需要先看看num的插槽是多少:

如上图所示,num的插槽为2765.
我们可以将0~3000的插槽从7001转移到7004,命令格式如下:

具体命令如下:
建立连接:

得到下面的反馈:

询问要移动多少个插槽,我们计划是3000个:
新的问题来了:

那个node来接收这些插槽??
显然是7004,那么7004节点的id是多少呢?

复制这个id,然后拷贝到刚才的控制台后:

这里询问,你的插槽是从哪里移动过来的?
- all:代表全部,也就是三个节点各转移一部分
- 具体的id:目标节点的id
- done:没有了
这里我们要从7001获取,因此填写7001的id:

填完后,点击done,这样插槽转移就准备好了:

确认要转移吗?输入yes:
然后,通过命令查看结果:

可以看到:

目的达成。
5.4.故障转移
集群初识状态是这样的:

其中7001、7002、7003都是master,我们计划让7002宕机。
5.4.1.自动故障转移
当集群中有一个master宕机会发生什么呢?
直接停止一个redis实例,例如7002:
1 | redis-cli -p 7002 shutdown |
1)首先是该实例与其它实例失去连接
2)然后是疑似宕机:

3)最后是确定下线,自动提升一个slave为新的master:

4)当7002再次启动,就会变为一个slave节点了:

5.4.2.手动故障转移
利用cluster failover命令可以手动让集群中的某个master宕机,切换到执行cluster failover命令的这个slave节点,实现无感知的数据迁移。其流程如下:

这种failover命令可以指定三种模式:
- 缺省:默认的流程,如图1~6歩
- force:省略了对offset的一致性校验
- takeover:直接执行第5歩,忽略数据一致性、忽略master状态和其它master的意见
案例需求:在7002这个slave节点执行手动故障转移,重新夺回master地位
步骤如下:
1)利用redis-cli连接7002这个节点
2)执行cluster failover命令
如图:

效果:

5.5.RedisTemplate访问分片集群
RedisTemplate底层同样基于lettuce实现了分片集群的支持,而使用的步骤与哨兵模式基本一致:
1)引入redis的starter依赖
2)配置分片集群地址
3)配置读写分离
与哨兵模式相比,其中只有分片集群的配置方式略有差异,如下:
1 | spring: |